一、實驗室CMA認證由來
今天,從事第三方檢驗檢測的機構大都熟悉了我們國家關于檢測市場準入的行政許可—資質認定,但是,在十幾年前,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認監委”)剛成立的時候,政府對檢測機構的行政許可是有兩套制度的:計量認證制度,源自《計量法》、《計量法實施細則》;審查認可制度,源自《標準化法》、《標準化法實施條例》。
二、統一的實驗室資質認定制度的建立
早在2002年認監委成立伊始、著手醞釀《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時候,如何在條例中闡述清楚我國實驗室資質管理的問題,就困擾著有關領導和專家。基于我們國家存在多套實驗室資質評價制度要求的考慮,在《認證認可條例》中,如何把握好主要的三套評價制度(計量認證、審查認可、實驗室認可)的定位?如何體現主管部門建立統一的實驗室資質認定制度的設計思路?這對當時歷史背景下的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提出了嚴峻挑戰。一開始,有的人建議,寫一章《實驗室認證認可》,分別規定清楚計量認證、審查認可和實驗
室認可的定位(定義)、范圍、作用,但此建議很快被領導否定,既然要立法,就要有突破,要有前瞻性,要把去分散在不同法律法規中對檢測實驗室資質的要求,盡可能統一起來,寫成統一的實驗室資質要求,建立我國統一的實驗室資質認定制度。根據領導的指示,認監委(實驗室監管部)組織專家,反復研究,字斟句酌,幾易其稿(文字),最后,在2003年9月3日溫家寶總理簽發的第390號國務院令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中,有關實驗室資質管理要求體現在第16條: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具備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基本條件和能力,并經依法認定后,方可從事相應活動,認定結果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公布。
三、實驗室資質認定制度的改革和發展
從2014年7月,國家認監委對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開始了一連串的改革,一把火接一把火,燒得全國3萬多家檢測機構熱熱鬧鬧的。
第一把火!86號令被163號令替代。
2015年4月9日,質檢總局局長令163號發布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距離2006年2月質檢總局局長令86號頒布的《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過去9年零2個月!
163號令帶來的最重大的變化(改革)內容:
1、調整范圍:不再包括校準機構和檢查機構;
2、證書有效期:從3年改為6年;
3、資質認定標志CMA的英文釋義,由原來的ChinaMetrologyAccreditation改為:ChinaInspectionBodyandLaboratoryMandatoryApproval;
4、增加了罰則(違規的,處以3萬以下罰款);
5、非授權簽字人不得簽發檢測報告。
四、實驗室CMA認證申請
SLD中檢實驗室技術輔導CMA資質認定咨詢階段及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導入準備階段:標準宣貫和考核、認可計劃的制訂、組織架構和部門、文件編寫培訓、人員要求及職能分配,文件編寫任務的分配;
第二階段:系統建立階段:輔導編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和各類作業指導性文件及其相關記錄,提供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的參考范本;對編寫好的各類文件提出修訂意見;
第三階段:體系運行改進階段:輔導各類檔案的建立和運行記錄的實施,提供檔案和文件的參考資料,運行中出現各種問題的輔導;進行測量不確定度、質量控制以及內審員培訓(包括內審技巧的講解)輔導管理評審和內審的實施;對各類資料和檔案的檢查與補充工作;
第四階段:認證階段:輔導申請材料的填寫及提交(包括在線系統的講解),以及文審過程發現問題的解決;授權簽字人考核的培訓;組織評審小組進行模擬審核,協助現場評審;輔導實驗室對現場評審開具的不合格項進行整改;
第五階段:售后階段:取得資質證書后,終身如遇到任何體系相關的問題可隨時咨詢,有必要時可現場指導,且參加我司培訓課程可享八折優惠。
時間:(實驗室CMA資質認定周期流程為6個月。)